上周,全球市場漲跌不一。A股市場上周繼續反彈,上證50上漲3.3%,滬深300上漲2.97%,中證500上漲3.5%,創業板指數上漲3.03%。海外市場中恒生指數上漲1.73%,美股由于爭端可能升級的狀態遭遇黑色星期五,三大股指的單日跌幅在2.3%-3%之間,全周道瓊斯指數下跌0.99%,標普500下跌1.44%,納斯達克下跌1.83%。
從邏輯到實證指引市場走強
從宏觀到微觀,似乎市場走強在邏輯層面和實證層面都在不斷被加強的過程。上周末出臺了兩個重要的文件,一個是關于LPR定價機制調整,一個是關于深圳先行示范區。
LPR定價機制的調整導致了最受損板塊銀行在周一的低開,但從全周走勢來看,銀行板塊作為A股整體利潤占比近半的第一權重板塊,從低開到高走,體現了穩定器的作用。內在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銀行的低估值,無論A股還是港股,比如建行在香港市場的估值水平在5倍的PE,和0.63倍的PB,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的估值水平更低,股份制大行披露半年報平均增速在15%左右,而PE估值基本都在8倍以下,可以理解市場已經隱含了對銀行包括增速下行、資產質量重估以及金融改革對銀行利潤的擠壓等要素,那么在這個維度上,銀行板塊仍然可以發揮市場穩定器的巨大作用。
深圳題材帶動市場情緒,但不可高估
先行示范區在我看來是短期給投機者提供炒作題材的意義更大,長期效應當然是毋庸置疑,但當深圳的經濟體量在2018年已經超過香港的大背景下,這個文件所產生的效力和40年前的那個相比顯然有天壤之別。當2002年咼中校那篇著名的《深圳,你被誰拋棄》引發網絡熱議以來,深圳事實上已經很多年沒有得到政策的真正支持,即便如此,從2002年到現在,深圳自下而上走出來的優秀公司比之前要多得多,可以說之前只是政策開了個頭,而跑出來的公司靠得更多的是企業的內功,這個名字有一個長長的清單:華為、騰訊、中國平安、招商銀行、萬科、邁瑞、大疆等。所以先行示范區的出臺,無疑是個更好的助力,但對投資選企業而言,還是要評估企業自身。
從市場角度而言對先行示范區的反應是很大的,周一有數十只深圳本地股集體漲停,深賽格在本周是連續5個一字板。對于炒作而言,沒有任何毛病,一定是基本面更差的公司短期主題推動力更明顯,深賽格就是個典型。但從那么多次炒地圖的經驗來看,基本都是數日游的一個游戲而言,有心人統計了一下國家出臺的各項重點區域政策,基本上東西南北中都覆蓋了,如果出個文件就能解決問題的話,這個世界就太美好了,如果出個文件股價就能連續幾個漲停且能高位維持的話,那就每個省都出一個政策就好了,再不行就每個市再出一個。
微觀指標呈現更有利的信號
從微觀信號來看,有幾個有利的微觀指標,一是科創板延續前兩周的調整狀態本周繼續深度調整,且成交量開始持續萎縮,日均成交量只有150億左右,周四見到最低成交金額111億,是最大成交額的20%左右,科創板瘋狂效應的退卻是對市場的一個穩定作用。
二是深圳市場的成交額最近明顯放大,和上海除科創板之外主板市場的成交額差距從原先的500-700億拉大到1000億以上,深圳市場的活躍代表了偏成長類的中小市值股票的活躍,也代表了更廣泛意義的投資者的參與,也代表了市場的人氣和活躍度。
三是萎縮許久的融資融資金額在本周開始持續增加,即使是在市場調整的交易日金額也是增加的,融資融券資金的參與代表了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,如此則也有利于行情的持續。
A股這次我認為即便沒有上次那么強,也會相對獨立于周五的美股,從更長周期來看做多A股做空美股我仍然認為是個較好的策略,一個是高預期往下有風險,一個是低預期往上有空間。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雪球,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